
有少少資料關於明朝末期正規軍裝備資料,可見當時的中國軍隊配有大量火器裝備,且以遠程火炮為主,適合攻城野戰!
明朝正規軍的裝編表:
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騎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共計官兵5000人。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杆(步兵火銃);合用藥9000斤;重八錢鉛子90萬個;大連珠炮200 杆(多管火銃);合用藥675 斤;手把口400 杆(炮兵防身用手銃);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孫承宗編煉的車營資料(標準車營):全營兵力:步兵3200人;騎兵2400人;輜重車夫512人;各級軍官,侍從,傳令,雜役 515人;共計官兵6627人。裝備火器:槍1984枝,其中鳥銃256枝;3眼槍1728枝;大小佛朗機共256挺;各種火炮(紅夷,神飛,滅虜等等) 88門。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戰車)。輜重車256輛。
根據以上可以看出,明軍裝備的鳥銃並不多,主要以連發近戰的3眼槍:主。這是因:明軍大量裝備遠射程的火炮(數量快趕上現代裝甲師啦!),所以所以對單兵火器的射程並沒有太高要求,只要火力夠兇猛就行,明軍才會創造出三才陣等適合火器的諸兵種合成作戰陣形。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一、3眼槍射擊完畢後,可以拿來當錘使用;二、明軍的鳥銃均負有一個槍叉,和歐洲同時代的火繩槍相同,技術參數差不多,可見威力不小;三、明軍三才陣中,有一種騎兵叫“跳蕩隊”,估計是使用3眼槍的騎兵部隊;四、明軍大量使用火器,因此騎兵和軍官均裝備輕型鎧甲;五、明軍騎兵裝備火器比例達到48%左右,設想如果有大量騎兵突然沖出施放火槍,一般的軍隊是難以抵擋的;六、明軍騎兵裝備的鳥銃數量極少,主要裝備的是連發多管型近戰火槍。七、戚繼光認?鳥銃也適宜騎兵使用,因此推斷戚家軍的火槍騎兵應當是以槍法準確著稱;八、戚繼光編煉的車營建制應該更接近朝鮮壬辰戰爭時期的明軍,孫承宗在戚家軍戰術的基礎上創建的車營編制比例和現代的裝甲師已無區別,是在平原地區和騎兵作戰的利器;九、袁崇煥的直屬部隊——明朝最精銳的 “關寧鐵騎”,皆裝備有5眼火繩槍,其火力突擊能力在當時天下無敵。
孫承宗車營的詳細資料之二:全營兵力:各級軍官127名;騎兵、步兵、傳令、雜役等5988名;輜重車夫512名。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准迎鋒車256輛;輜重車256輛;裝備戰馬:官馬296匹;兵馬3024匹。馱運畜力:火器馱駝32只;火器馱騾120頭;輜重車駕牛 256頭。裝備火器:大將軍炮16門;滅虜炮80門;佛朗機256挺;鳥銃256枝;3眼槍1728枝。裝備兵器:弓箭撒袋1273副;大弩256張;長槍、長刀、長斧1280件;火箭7680枝;大棒256條;藤牌256面;腰刀5888口。裝備甲胄:騎兵2500副(包括隸屬中軍的100騎傳令兵);車正128副;管隊臂手97副;車正臂手128副。後勤部隊詳細資料:人員編制:內將官1,中軍1;軍車兵30人;雜役兵254人;車炮兵1622人;全營共1908人。裝備火器:車載佛郎機160門(每門3人); 鳥銃640枝(銃手640人)。車輛畜力:輜重車256輛;駕車用牛256頭。雜項工具:金、鼓、旗幟、響器二套;繩樁96條;拒馬槍256條;火兵尖擔256架;火鐮224把;燈籠354個;鐵楸736把;鐵撅496把;鐮刀1216把;斧頭128把;鑿子128把;鍘刀240口。糧草輜重:米200石;黑豆500石;淇子299石4鬥;炒麵299石4鬥。鑼鍋500口;鐵鍋256口;水袋 500個;水桶256口。全營一次運載軍需物資量可供1萬人3日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