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武士道所標榜的精神優越感,就是心理上先能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別人的格言。
先能「不要命」,才能「要人命」。這來自《葉隱》論語的教訓確實非常殘酷。最能體現這種匪夷所思的精神境界,就是大戰末期的神風特攻隊(Kamikaze) !
Kamikaz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MbbhUD6Ni0
神風特攻隊 前編 1 - 5 (discovery 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TlGQ3RB5D8
所謂「神風」, 這個詞源於日本歷史, 在西元 1274 年和 1281 年,元世祖忽必列的蒙古艦隊試圖入侵日本時,皆因颱風而鎩羽而歸,因此這兩個颱風便被稱為「神風」。 日軍建立的自殺部隊,稱為「特攻隊」, 由許多志願執行神風任務的飛行員組成。 不過,大戰後期,美軍軍艦不但配備火力強大的海對空機槍,還由 F6F 地獄貓等先進的戰鬥機護衛, 再加上日本皇軍已損失許多優秀的飛行員,日軍即使採用傳統的空襲,也等於是自殺。
神風任務不是日軍首度採用的自殺攻擊戰術, 在這之前,日軍就實行過「萬歲攻擊」,當時用的是人肉炸彈、自殺快艇和小型潛艇, 不過神風任務是日軍最為人所知、最慘烈的自殺攻擊法。
第一次的神風任務用在 1944 年末期的菲律賓萊伊特海灣戰役 (Battle of Leyte Gulf) 中, 由於成效卓著,日軍便開始訓練更多自殺部隊。 訓練期間很短,為了節省昂貴的飛機燃料,許多飛行員只接受一週的飛行訓練, 甚至使用已淘汰的飛機來訓練。 到了戰爭末期,日軍已經訓練出幾千名神風特攻隊員,準備在盟軍入侵日本本土時派上用場。 日軍還打造專門用來執行神風任務的戰機,可由轟炸機掛載, 幸虧在這些戰機全部派上用場之前,二次大戰就結束了, 不過直至今日,神風任務仍是近代史上最可怕的恐怖攻擊武器之一。.................
神風特攻隊歷史背景
昭和十七年的中途島戰役日本海軍慘敗,損失四艘珍貴的正規空母,以及無數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失去制海權的日本,其輸送船便一直遭受美軍潛艦的威脅,漸漸斷絕了物資補給線,在武器及人員素質均不如美軍的情況下,只好以人命做這種絕望的攻擊,企圖以「一機屠一艦」的方式阻止美軍的攻勢,其實不只是「神風特攻隊」,太平洋戰爭中日本還有許多自殺兵器,如搭載人員進行操控的「回天」魚雷,陸軍研發的自殺快艇「陸軍海上挺進戰隊RE」,以及在硫磺島作戰當中的挺身隊,以人員身上背負炸藥衝入敵軍隊伍中的攻擊方式,也就是「萬歲攻擊」,繼零式戰鬥機的自殺攻擊後,日本海軍還發展出一種經過改裝的「櫻花特攻機」,體積小,載彈量大,專門執行特攻任務。
實際上自殺飛機的命中率並不高,但是一旦攻擊成功卻能造成敵軍重大傷亡。
首次任務 - 雷伊泰海戰
日本海軍大西瀧治郎中將當時接掌海軍第一航空艦隊指揮官之職務。他於10月19日的軍事會議上指出,除了把軍機裝填炸藥撞擊美軍航母,讓彼等癱瘓幾週,根本沒有其他辦法可想。於是他在10月底從軍事學校中招募的一批23名,由他親自訓練,成績優秀,並自願加入的飛行員學徒。
第一批24名自願者即被叫作『神風特別攻擊隊』,並被分成四個隊分別取名為『敷島 』、『大和』、 『朝日 』 、『山櫻 』。
神風出擊菲律賓
1944年10月25日上午7時25分,五架由敷島隊組成的自殺機由另四架護航機掩護下由關行男上尉領隊, 10時53分,聖.羅號艦空母艦遭自殺撞擊沉沒,另三艘軍艦亦受創嚴重。
1944年10月26日,大和隊八架零式戰鬥機起飛,桑蒂號護航航艦遭自殺機衝撞受重創,另兩艘戰艦亦受損。
10月26日傍晚『聯合基地航空部隊』正式成立。
典型的自殺出擊通常是由三架自殺機、二架護航機組成。
雷伊泰灣的戰鬥中日本海軍損失慘重損失計為:四艘航艦、三艘戰鬥艦、九艘巡洋艦、十三艘驅逐艦、五艘潛艦。(1944年10月24日,武藏號出擊雷伊泰灣海戰,遭到美軍飛機的集中攻擊,中彈25發,魚雷20多枚沉沒)
到了十一月初,聯合基地航空隊已在自殺活動中耗損掉了大多數的飛機,大西遂飛回日本,請求三百架飛機支援,自殺任務但只獲得一百五十架,且部份年輕的飛行員只受過100多小時的飛行訓練,被編成特別攻擊隊後,先調往台灣受訓一周(兩天的時間用於起飛,兩天用於編隊,最後三天練習自殺機進攻戰術)即前往菲律賓執行自殺任務。
讓我們想像一下:「一艘耗費六百一十五萬三千零三十根鉚釘,七百五十萬又七千五百三十六根焊條,焊接總長度達四十六萬三千七百八十四公尺。最大的焊接體高度超過十一公尺,重量超過八十噸......」的超級戰艦是什麼樣的光景?
她就是大和號。二次大戰末期,日薄西山的日本發動神風攻擊任務,除了零式戰機、特攻潛艇以外,連超級戰艦也被賦予絕望的自殺任務──登陸沖繩島、支援島上陸軍反攻美軍──但是她只成就了自身的毀滅。在這次死亡行動中,共有三千零六十三名大和號上的官兵伴隨大和號葬身海底,而護航艦隊(包括第二艦隊司令伊藤整一中將及大和號艦長有賀幸作少將)的死亡人數也高達一千一百八十七人。
璀璨即逝的櫻花
為因應飛行員嚴重的不足,稱有人駕駛的滑翔炸彈的『櫻花』,由日本海軍研發而成,並於1945年3月開始正式服役。執行任務前必須裝置於轟炸機上,到達目標物上空再予以施放朝目標俯衝,一旦由轟炸機釋出發射後飛行員即無生存機會。
有人魚雷的研發
一種僅搭乘一人的袖珍潛艇(由母艦在潛航中發送),由兩名海軍軍官仁科關夫中尉和黑木博司上尉所設計發明。
回天魚雷初試鋒芒
1944年11月7日下午,伊三六、伊三七、伊四七等三艘大型潛艇,各搭載四枚『回天』有人魚雷,決定攻擊位於加羅林群島的美軍艦隊停泊基地
1944年11月20日清晨4點15分展開自殺攻擊,美軍一艘油船沉沒,而日本則包括仁科關夫等四位壯士均殉職。
自殺特攻的高潮
1945年4月1月,美軍登陸沖繩島,日本負責保衛沖繩島的是牛島滿陸軍中將指揮的兩個師、兩個旅、和大田實海軍少將麾下的一支海軍部隊和七千名航空軍,總計有七萬兵力。美軍則集結了各種軍艦1300餘艘,共計有十萬名士兵和海軍陸戰隊。日本聯合艦隊的總司令豐田上將,決定將日本幸存的所有艦隻都應投入此次決戰。以大和號戰鬥艦、巡洋艦矢矧號、和五艘驅逐艦(由伊藤整一海軍中將指揮),對沖繩島附近的美軍進攻艦隊,展開自殺攻擊,並配合神風特攻隊與潛艦,以全面性三軍聯合作戰的方式實施特別攻擊。協同支援沖繩島上的守軍戰鬥。作戰代號為『菊水』。
1945年4月6日早晨六時,艦隊駛離瀨戶內海港口,中午12點30分即遭美機攻擊,三小時後大和號被擊沉,三艘驅逐艦被擊沉,另二艘亦受重創2500名官兵犧牲。
1945年6月13日,大田實海軍少將率官兵發動最後一次的玉碎戰後陣亡,而牛島中將於6月22日淩晨和其參謀長穿著嶄新的軍服,並佩掛勳章,在地上舖了一條白布,兩位將軍跪坐,依據武士道切腹自殺時,臉需朝向東京皇宮,一位參謀遞了兩把刀給兩位將軍,在兩人切腹後並迅速砍下兩人的首級,在沖繩島之戰中,日軍有十萬餘人喪生,其中至少有半數是自殺身亡。而美軍亦陣亡一萬二千五百餘人為硫磺島的兩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