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武士道精神與神道

日本的皇道思想既是軍國主義的意識形態,另一個重要的文化精神上根源就是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起源於日本鐮倉幕府,後經江戶時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它的精神思想可溯源於宋代的理學,與及漢傳佛教的禪宗,再結合土著的神道宗教思想,日本武士也著重中國的民族英雄崇拜。這些種種就構成武士道精神基礎。

最初,武士道還是倡導忠誠、信義、尚武、名譽的。但它作為封建幕府時代政治的產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禪宗的某些表面的東西而不是它的真諦,儒教和禪宗所不能滿足武士道的那些東西,都由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日本神道教是多神教,不論好人壞人死後都可以成神,其信念基礎就是不分是非的。因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導致極端的兩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殺;注重禮儀而又野蠻殘暴;追求科學而又堅持迷信;欺壓弱者而又順從強者,等等。

華永正指出:神道是日本國教,是日軍精神支柱,也是日本統治者控制軍隊的重要手段。神道教沒有基督、伊斯蘭、佛教那種仁慈、寬忍和犧牲自我的精神,更沒道家「無為」的思想,而是充滿入世、擴張、利己和好鬥的教義。

它的主要內容是:一、世界至尊之神為天照大神(所以她應該實行「八紘一宇」,統治全世界),二、神武天皇為神的「五世孫」,他在人間的使命是「征服東方,進行統治」,三、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是「現人神」,既是神道的最高祭司,又是日軍大元帥。日軍是「天孫民族」的代表,按神的意志去征服「劣等民族」,凡戰死者也都是「神」,被奉入靖國神社和各地方的護國神社。這一套法西斯的「種族優劣論」編造的荒誕離奇,登峰造極,當時的日軍就是認為自己是「神賦特權」進行征討殺戮,所以瘋狂殺人,心安理得,毫不手軟。

一九四一年耶誕節前夕,日軍在香港修道院用修女祭刀,便是一種「懲罰異教徒」的「愉快」。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日本,仍然有人企圖恢復這種殘忍的「神道之力」。連年以來,國會議員接二連三地參拜靖國神社,很明顯,他們不僅是在追悼包括戰犯在內的「神靈」,而且也是在呼喚神道重新成為「八紘一宇」的精神支柱。

有點像中國政治傳統上的"外儒內法",日本的武士道借用儒家,禪宗的皮毛,包裝著的核心主要是本土的神道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