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武士道與禪宗

所謂“禪”,是梵文“Dhyana”(禪那) 的音譯略稱,“禪那”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是思維真理,靜息念慮之法”。通過“安住一心”,靜心思考,使身心得到平和或體悟特定的義理。

禪 本是印度佛教的一種修行實踐方式,作為一個宗派,禪宗是源於中國,並且經六祖慧能發揚,在盛唐時成為當時亞州佛教的一大宗派!

日本武士道在平安時代(約A.D.794─A.D.1192)隨著武士團的形成漸漸產生,到武家執掌政權的鐮倉時代,才興盛並發展起來。而這一時代,恰恰也是中國文化向日本傳播興盛期,佛教禪宗也同時在日本落地生根。

這一時期,禪宗與武士之間相互影響著。在鐮倉時代,禪宗有“武家禪”之稱,禪宗與武士道的關系,便是這種雙向互動的歷史產物。故而有人稱“日本禪宗是武士的宗教”。但是,武士道作為一種文化思想,其產生和發展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一般認為,平安中期以後,武士的道德規範已經萌生,當時要求武士不僅要有好的武藝,而且要求不計生死的精神和勇氣,還應有謙讓之美德。這就是武士道的最初內容。
  
在江戶時代(約A.D.1603-A.D.1868),武士道又吸收了儒家倫理道德思想而進一步理論化,當時提倡新武士道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鼓吹日本主義思想的山鹿素行(A.D.1622-A.D.1685),他的思想在日本起過尊王攘夷、尊王倒幕的歷史作用,但也為軍國主義的形成和發展種下了禍根。明治維新之後,武士道進一步發展成為軍人的信條,同時也成為對外侵略擴張的精神武器。
  
因此,就武士道所含內容而言,它是儒、道(神道)、釋(主要是禪宗)三位一體的復合型意識形態,比較突出地體現了日本文化的鮮明特征。
  
自鐮倉時代起,武士成為日本社會的統治階層,武士道的內容也大為豐富和完善起來,特別是武士道和禪的結合,使其精神更深層化了。禪宗應該說是以慈悲為懷,與好戰活動本無關系。但在日本,禪卻激勵了武士的戰鬥精神。這是因為禪宗的哲學觀念和修養方法等方面有助于武士的精神陶冶和武藝鍛鍊。
  
“武士好禪”作為一種風尚,起始于鐮倉幕府初期。當時武士興禪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日本古代社會“政治佛教”的影響和“政教合一”的傳統,二是新興的武士政權迫切需要為武士提供精神支柱。在後來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武士道要求武士“崇神敬佛”,借助于宗教的力量為武士提供精神支柱,便是歷代武士政權“禪武合一”、“政教合一”的經驗總結。
  
武士道崇尚勇武,鼓勵戰士視死如歸,為君主效命疆場,這一點受禪宗影響極深。禪宗的本體論是它的“空無觀”,它要求人頓悟真如,首先要摒棄一切固有的觀念,認識到這世界“本來無一物”、“生死皆妄念”。在禪宗看來,生死觀乃是參禪悟道的第一要旨,“生不可喜,死不可悲”,重要的是追求,是“心”。禪宗認為“生為夢幻,死為常住”。這種“死生如一”的思想自然會迎合武士“勇武”、“無畏而死”的心理,視生死如草芥的化境,給武士們以難以估量的巨大影響。
  
禪宗對武士道的影響還表現在武士“家訓”及武士的“禮法”之中。禪宗為了嚴正宗風使禪僧們能排除幹擾,一心悟禪,制定了種種清規。一些上層武士也紛紛效仿,訂立“家訓”和“禮法”,並逐步演變為“武士之習”,即武士道的規制戒訓。最早的武士家訓是鐮倉時代北條重時訂立的《六波羅殿禦家訓》,“六波羅”本是禪宗用語,指體悟真如的6種形式。此家訓共43條,把禪宗清規中的許多條戒加以世俗化、武士化。另外,首立“武家禮法”的鐮倉武士小笠原貞宗,深諳禪苑清規,並對此極為推崇,便據清規之內容,制定了日本歷史上第一部武家禮法。日本武士道的許多內容,與其禮法頗有關聯,可視為禪宗對其影響的實證。
  
禪宗主張清心寡欲,提倡“本心清淨”,武士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大量吸取借鑑禪宗的主張,提倡克己忍受,不事浮華,排除雜念,摒棄欲望,將此確立為武士的修養及行為規範,成為武士人生哲學的重要內容。
  
禪宗在道德上教人一旦選定進路,則必義無反顧;在哲學上主張生死無別,重視直覺體悟。這些都可成為武家精神之支持力量。而且禪之修行特點是單純、直截、自恃、克己的。這些戒律式的傾向,與武士戰鬥精神頗為相合。禪宗除了為達到究極信仰而採用直截方法外,又具有男性精神,要求異常的意志力,這也正是武士所必備的。
  
自鐮倉後期到江戶時代,武士中間有許多尊禪者,說明武士的觀念與禪有一種內在關系。為了盡到武士所應盡義務,就應具備兩方面條件,一是不僅在實踐中,而且在哲學觀念上堅持一種鍛鍊主義;一是要覺悟到“常住死”,這正需要如禪家那樣的修養。武士的許多修養方法,與禪是不謀而合的。
  
另外,禪又被引入武士的武技之中,影響及于劍法、刀法、槍法及各種武藝,形成許多武術派別。在進行交戰時,武士只有斬斷生與死的觀念,才能發揮真正的勇敢精神。
  
總之,禪宗與武士道的關系,不僅僅是一種歷史承傳的現象,而且兩者之間有著理性的深層的聯系。

.........................................................................................................................................................



日本武士的禪武合一,跟禪宗觀念有很大分別的,禪宗生死觀本為參禪第一要旨,在武士眼中,卻成為無畏而死,視死如歸的精神化境!

沒有留言: